“交易是一场孤独的旅行,只有自己能决定是否到达终点。”于润海,这位仅在外汇市场摸爬滚打一年,却已展现出成熟交易员风范的年轻人,用冷静与纪律铸就了自己的交易体系。
从香港留学的金融氛围中,到踏入外汇市场的第一步,成长的路并非一帆风顺。但正是这段旅程,让他对交易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,也在EagleTrader的平台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。

金融氛围中的启蒙
谈到与交易的缘分,于润海交易员笑着说:“我从2020年开始接触交易,包括美股和股指期货。”
那时的他还在香港读书——一个金融氛围极为浓厚的城市。
“身边很多人都在交易股票和数字货币,上大学时我就开始操作自己的账户。后来又看了金融美剧《亿万》,觉得交易员是个很酷的职业。”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,他开启了自己的交易探索之路。
策略的磨炼与自我修正
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与实践,于润海交易员逐渐形成了以技术分析为主的交易框架。“我的决策中,技术分析占70%,经验20%,基本面10%。”他说。
在他的理解中,长期稳定盈利的关键,并不在于找到一个永远正确的指标,而在于风险控制、策略精进,以及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易品种。
他最近一次对策略的大幅修改是在2025年7月。“我拉长了交易的时间周期,精化了入场信号和出场原则,主要做日内小波段。以前尝试过剥头皮,但需要时刻盯盘,不太适合我。而且遇到流动性差的时候,虚假信号太多,稳定性不好。”
他还曾尝试把股指期货策略套用到外汇市场,但结果并不理想。“我现在结合自己的生活作息和市场节奏,对策略进行了再平衡,未来可能会探索隔夜大波段的方向。”
用风险控制对抗运气
“交易里总会有运气成分,”他说,“但我尽量把运气的影响降到最低。”他的方法很务实——控制每一笔交易风险、保持仓位合理、坚持复盘、修正逻辑漏洞。
“回撤是正常的,有时候确实是运气不好。但只要交易量足够、仓位控制得当、策略执行到位,运气带来的波动终会被稳定的系统抵消。”
在谈到极端情况下的应对时,他的态度依旧冷静。“如果出现计划外的亏损,我会立马砍仓。我只允许浮盈加仓,禁止浮亏加仓。‘意外的重仓亏损’在我的体系里是不该出现的。”
从爆仓中学到的冷静
“当然,我爆过仓。”于润海交易员坦率地承认。那段经历他记忆犹新:“一开始是大脑一片空白,然后懊悔,最后开始摆烂。那段时间我甚至不愿再打开盘面,只想暂时远离这个市场。”
但正是这样的低谷,让他更坚定地明白:交易不是一场短跑,而是一场马拉松。“要学会从情绪里走出来,再次建立节奏。”
结构与逻辑的信仰
在面对利润回撤时,于润海交易员不会被情绪左右。“我会先看回撤幅度。如果剩下的利润还不错,我会部分止盈;如果市场结构出现反向信号,我会立马止盈;若没有,我会调整止损位继续持仓。”
他强调,一切决策都建立在结构逻辑之上——不是感觉,也不是希望。
关于波动与风险
“我喜欢波动大的市场,”他说,“波动大,机会多。”不过他也警惕“由流动性不足导致的波动”。
“那种市场我不会碰,资金太稀薄。”
在风险控制上,他的体系同样清晰:“如果把可承受风险分成100分,我每次交易会用5到10分。”
对于回撤后的恢复,他则更务实地看待——“有时当天就能回来,有时几天,有时两三周。取决于行情。我能做的就是控制每次风险,保持好心态。”
考核带来的“纪律重塑”
谈到EagleTrader自营交易考试的收获,于润海交易员回答得很直接:“最大的收获是纪律性的打磨。规则要求我们轻仓、收窄止损,这让我养成了更好的交易习惯。成熟交易员可以借助平台掌管更多资金,这也是一种成长机会。”
给新交易员的建议
采访的最后,于润海交易员分享了自己的感悟:“打磨好自己的策略,控制好风险。回撤无法避免,拉长时间线,把交易当成长期甚至一辈子的事情。”
“你不需要每手牌都赢,别输光,总账赢就行。不要和一个亏损的仓位硬作对。”这句话,或许正是他一年交易旅程的最好总结。
在EagleTrader这样一个以规则为基石的舞台上,于润海交易员也用实际行动证明——理性与纪律,才是交易员真正的“护城河”。





		        
评论 抢沙发